(作者:何林元)我認識蔣師傅是1993年,可能大家不知道我說的蔣師傅是誰,他就是原石景山區集郵協會的常務副會長蔣鵬凌先生。為什么我不叫他的“官稱”,而叫他蔣師傅?這是因為蔣鵬凌先生在集郵方面德高望重,又很有建樹,平時待人特別親切,我和他第一次見面,就感覺如同徒弟見了師傅一樣,他在集郵方面的許多思路和做法深深的感染和啟發了我,就像師傅帶徒弟一樣,把我從一個對集郵一點都不懂的門外漢逐步引上集郵之路。
蔣師傅今年已經80歲高齡了。他從1940年開始集郵,到如今已經走過了68個年頭。擔任石景山區集郵協會常務副會長的20多年來,他與集郵協會相伴,全心投入協會各項工作,盡心盡力、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干事認真負責、一絲不茍。在他擔任石景山區集郵協會常務副會長期間,先后有兩個單位獲得了“全國集郵先進集體”稱號,一個單位獲得了“全國青少年集郵示范基地”。區協會16次獲得市級“集郵先進集體”稱號,46人次獲得“集郵先進個人”稱號。蔣師傅也分別于1987年和2002年獲得“全國集郵先進個人”榮譽稱號。他還被中國集郵總公司和北京市郵政公司特聘為社會義務監督員。
蔣師傅曾是北京市重型電機廠的干部,擔任北京市重型電機廠集郵協會會長,是北京市集郵協會青少年委員會委員。他說;“基層是集郵的根”。1985年,石景山轄區內的幾家大型企業在自愿結合的基礎上,成立了石景山區集郵協會,蔣師傅被推舉為副會長,這為他傳播集郵知識提供了舞臺。在擔任副會長期間,石景山集郵協會將集郵文化的宣傳與教育功能與企業文化相結合,把集郵融入到企業文化之中,通過集郵這個平臺,展示企業的精神面貌,提高職工的素質;利用節假日、紀念日、黨代會、職代會等各種機會,先后多次成功組織開展了各種各樣的集郵活動。在迎辦北京奧運會期間,年已八旬的蔣師傅響應北京奧組委的號召,積極爭作奧運志愿者,活躍在迎奧運集郵活動的第一線,他不辭辛苦,無私地為集郵者服務,被奧組委授予“北京市奧運會、殘奧會優秀志愿者”稱號。
90年代初期,蔣師傅開始擔任北京市青少年工作委員會委員。為開創青少年集郵活動新局面,蔣師傅積極出主意、想辦法,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工作。他說:開展青少年集郵活動是保證集郵事業后繼有人,健康持續發展的重大舉措,我樂意為此服務。在學生的寒暑假和其他課外時間,蔣師傅將通俗易懂的集郵教材傳授給學生,把集郵文化送進了校園,豐富了學生的第二課堂。蔣師傅在石景山區的學校和少年宮先后進行了300多次的集郵輔導,而不計任何報酬。他還總結出不少開展青少年集郵活動的好經驗。蔣師傅堅持學校為單位,老師為骨干,興趣小組為基礎,自己管理的活動模式,積極、有效地開展青少年集郵活動。凡制定活動計劃的學校,區集郵協會都積極配合,無償提供師資、資料,保證計劃落實到校。現在全區已有5所學校成為青少年集郵活動基礎學校。在學校,對三、四年級的學生進行集郵啟蒙教育,五年級的學生進行集郵基礎知識普及,六年級學生進行郵集制作入門知識的培訓。在蔣師傅的指導和傳授下,石景山區青少年集郵知識的普及和集郵活動的推動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曾兩次獲得市級集郵協會組織獎。2002年區青少年集郵協會獲得“全國集郵先進集體”光榮稱號。2003年區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獲得“全國青少年集郵活動示范基地”光榮稱號。
蔣師傅與集郵協會相伴的20多年來,崇尚郵德,以身作則,對工作熱心、公心、耐心,克服種種困難,積極弘揚集郵文化,依靠群眾,積極開展各種各樣的集郵活動。他用自己20多年來的實際行動,盡自己的最大的努力,實現了自己的目標“我參與、我奉獻、我快樂”。
因為年齡的關系,蔣師傅從今年開始不再擔任石景山區集郵協會常務副會長的職務了。當聽到這個消息,我的眼睛濕潤了,這么好的一個師傅,20多年來為北京市和石景山區集郵事業的發展付出的真是太多太多了,我衷心地希望他好好的休息,健康長壽。
粵公網安備 4403060200223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