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郵政將于8月18日發行的2013-17/1由丹麥雕刻大師馬丁.莫克雕刻設計,大師精湛的雕刻技藝將中國貍花貓、緬因貓、阿比西尼亞貓、異國短毛貓的形象表現得栩栩如生,唯美傳神。
馬丁.莫克,挪威裔,是丹麥郵政首席郵票雕刻師。自1977年成為郵票雕刻師至今,30多年來,馬丁為丹麥、芬蘭、瑞典、中國等17個國家和地區創造了大約670幅郵票作品,成為目前世界上作品最多的郵票雕刻師。他曾任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郵票印制局雕刻師培訓班老師,為中國培養年輕一代的郵票雕刻師做出了貢獻。中國郵政2010年7月25日發行的2010 -19/1、2011年12月10日發行的2011-30/1均由他雕刻。

注:馬丁.莫克原文名為stamp of approval,譯成中文怪怪的。于是自己給取了中文名字。
莫克是挪威人,家住瑞典,但實際上生活在丹麥。此外,他每年還要花3個月待在格陵蘭島。
培訓班是道特別的風景
“放眼全球,我們的這次培訓是一道特別的風景?!边@是馬丁對這個為期15個月的雕刻師培訓班的評價。特別之處何在?馬丁介紹說,盡管當前郵票雕刻的國際水平相當高,但已經在走下坡路了。出現水平下滑是多方面的原因,有印刷質量的問題,比如印刷速度的不斷提高影響了雕刻郵票的紋理效果,還有印刷工藝復雜、印刷成本較高、制版耗時長且難度大等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雕刻師后續力量不足。
郵票雕刻是一種需要意志力、雕刻技術與繪畫藝術三者融合的工作。它要求雕刻師用刻刀在鋼板上一刀一刀刻出印刷模板,完成一塊模板往往需要數月,其過程復雜而精細,稍有不慎就前功盡棄。培訓班的10名學員不約而同地告訴記者,郵票雕刻是一種可以“盡情享受”寂寞的工作。
“所以,有些國家的郵政部門已經放棄雕刻郵票的發展了。相比之下,中國郵政還在盡力發展雕刻郵票,這個培訓班難道不是一道特別的風景?”馬丁反問道。
據了解,雕刻版郵票因精美絕倫而受到許多集郵愛好者的喜愛,有不少人專門收藏雕刻版郵票。在新中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發行的郵票中,雕刻版郵票所占的比例超過60%,1963年發行的《黃山風景》就是馬丁很喜歡的一套雕刻版郵票。然而,自上世紀80年代末以來日趨減少,所占比例低于郵票發行總量的10%,且多為影雕或膠雕混合版。其原因,馬丁說得很明白。
郵票印制局也明白,所以,他們愿意花費數百萬元來辦這個雕刻師培訓班。而上一次的雕刻師培訓班還是在100多年前,當時的清朝政府曾邀請美國雕刻師海趣前來開班授徒?!澳艹蔀槔^海趣之后,第二個來中國培訓雕刻師的外國人,我非常自豪。而培養年輕的雕刻師,正是我近年來一直想干的事情?!瘪R丁說。
我有一只腳在中國
馬丁說:“我有4只腳。第一只腳在瑞典,那里有我的家。”馬丁雕刻的第一枚郵票出現在1977年的瑞典郵票上。“第二只腳在哥本哈根”,自1977年成為郵票雕刻師至今,30多年來,馬丁為丹麥、芬蘭、瑞典等17個國家雕刻了670多枚郵票,成為目前世界上作品最多的郵票雕刻師。目前,馬丁受聘為丹麥郵政首席郵票雕刻師,“第三只腳在格陵蘭,那是一個非常享受自然的地方,我每年要去3次,在那里,我給自己充電。第四只腳在中國”。
“馬丁老師喜歡讀詩,很喜歡中國古詩”,“他很喜歡中國的美食和美酒,酒量號稱‘不倒翁’”,“他特聰明,會說很多國家的語言,現在正在學中文,會說‘麻辣燙’”,“他手巨大,很帥”,“他一點兒架子也沒有,中午都和我們一起吃飯”…… 2月7日,馬丁又要回到中國,檢查學生們的人物肖像雕刻作業。
即將發行的《貓》郵票的最大亮點是采用膠雕印刷工藝。在馬丁.莫克的刻刀之下,4種貓神隋各異,貓眼炯炯有神,在散步或者休息中,其眼神中仍能看出一絲警惕。欣賞《貓》郵票圖案,但見4只貓的輪廓有著像素描畫一般的粗厚線條,局部的細節又有著白描作品細膩精美的質感。同時該套郵票注重雕版與色彩之間的融合。雕刻時所形成的剛勁有力的線條組合,極富立體感,使得郵票中貓身上的皮毛花紋更富有質感,毛色細膩而逼真,效果極佳。在局部細節的雕刻處理上更是一絲不茍,使用粗點線條很好地表現了貓身下所產生的陰影。
粵公網安備 44030602002232號 |